广东省营养学会

Guangdong Nutrition Society

搜索

营养教育与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

发表时间: 2020-08-01 00:00:00

作者: 广东省营养学会

来源: 广东省营养学会

浏览:


广东省营养学会营养教育与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于2013年8月30日成立,2018年12月9日换届选举产生第二届专委会。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陈超刚主任医师连续两届担任主任委员,夏敏及许斌、钱兴国、夏燕琼等大学和医疗卫生机构营养专家担任副主任委员。


专委会承担广东省营养学会营养健康宣教科学推广工作,发挥营养在健康促进中的作用,为广东省营养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学术研究、活动平台,探讨营养健康教育形式、内涵,建立营养健康教育专业团队,对发展广东省营养健康教育工作,促进营养健康教育的社会化、规范化,提高国民营养健康素养和促进国民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专委会成立以来,连续8年共举办8届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连续各届(共6年)承担广东省全民营养周新闻宣传及“进超市、进餐厅”营养周具体活动实施,还承担了广东省首届和第二届全民营养周户外大型启动仪式和全部活动组织,为广东省连续各届营养周荣获全国特等奖/一等奖作出了突出贡献;两次荣获广东省科协委托的项目资金支助;在粤西建立科技服务站并荣获广东省科协先进站点。


专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在营养科普宣传及相关工作上也取得丰硕成果。主任委员陈超刚教授不遗余力地在开展营养宣教活动,个人科普作品超过千件次,在各类营养讲座活动中担任主讲千余场次;长期以来开展社区糖尿病营养宣教及相关科研,发表SCI 论著多篇,最高IF超过16;曾荣获中国营养学会营养科学十大传播之星、营养行业先进工作者。副主任委员、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夏敏副院长为“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丁颖科技奖、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营养科学十大青年科技之星;长期从事心血管病防治营养宣教和基础研究,在Circulation、CIRC RES等国际期刊发表 SCI 论著百余篇,最高IF超过24。副主任委员、越秀区疾控中心主任、党委书记许斌主任医师在广州市教育强区持续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在越秀区CDC成立了广州市第一个以健康为主题的宣讲阵地、建立全市首个医院健康教育基地和居民健康素养学习与测评平台、建立全市首个中小学健康教育科普与实践基地,承担了广东省全民营养周第三和第五届户外大型启动仪式。


专委会开展活动内容包括:

(1)营养宣教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2)营养教育措施的研究与推广;

(3)营养教育与健康促进关系的研究;

(4)营养宣教技术人员的培训;

(5)营养科普宣传和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6)学术交流与合作


广东省营养学会营养教育与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

挂靠单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西路107号

邮政编码:510012

联系电话:020-81332948


第二届委员会成员名单

主任委员:陈超刚


副主任委员:许 斌、夏 敏、钱兴国、夏燕琼


常务委员(39人名):李 杰、曾 晶、陈彩芳、许丽华、江 汀、陈子慧、王晓玲、苏巴丽、梁 苑、赖艳青、黄启亚、赵泳谊、龚诚华、苏红梅、崔淑莲、卓淑雨、叶艳彬、彭晓琳、韩宏裕、张巧玲、何洁仪、郭红辉、何凤凰、纪桂元、闫 凤、陈建伟、刘 丹、甘玉杰、罗毅平、卢海林、钟毓瑜、向美焕、黄秋雨、林秀红、鲁殿荣、卢雪珍、张英慧、唐元红、戴海兵


委员(71名):名单略


秘书组:王钦先(组长)、刘国聪(副组长)、陆嘉晖(秘书)


主委、副主委同学会领导、嘉宾在专委会成立大会上合照

营养教育与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
专委会承担广东省营养学会营养健康宣教科学推广工作,发挥营养在健康促进中的作用,建立营养健康教育专业团队,对发展广东省营养健康教育工作,促进营养健康教育的社会化、规范化,提高国民营养健康素养和促进国民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20-87332379

邮政编码:510080

QQ:3109514426

电子邮箱:Nutrition_gz@126.com

学会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74号中山大学北校区公共卫生学

图片展示

公众号

Copyright © 2019广东省营养学会 | 粤ICP备17045640号-1

客服中心
热线电话
020-87332379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8:30-17:30
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